一家医药企业在招聘HR岗位之时,必须要有行业经验!元芳,你怎么看?
前不久,我们公司内部讨论一位猎头客户订单,非常激烈:大家做这个单?还是不做这个单?
这位客户的老板是我们猎头项目总监的同学,是一家中大型的医药行业公司,约1500多人,需要招聘一位人事行政负责人,优秀者可以做“人力资源总监岗位”,胜任的做“人力资源经理岗位”,年薪25-35万;
从客户角度分析:要做此单,因为这个订单需求一定真实,而且与项目总监是同学关系!
从岗位要求分析:不做此单,这个岗位除了有专业要求之外,还要求有医药 行业经验,而且客户老板还指定几家大型医药公司挖!因为老板想把人才拿过去就用!
其实,是对新管理者必须有的新适应期也不给!老板思维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过程:
一位候选人面试合格,老板自己通过熟人,进行背景调查候选人的表现一般,不合格;
二位候选人面试上了,但因工资福利谈不好,老板只能给人才原公司的工资水平,不去了!
一位候选人入职了,但当天下午就走了,因为看到公司内部管理有些乱,环境较差!
结论:
大半年过去,还没有找到人才!
最终项目总监自己都放弃这个单!
这件事情,引起我们的深思!
时下,因为HRBP(业务伙伴)理念的流行,要求HR懂业务,所以更加要求HR有行业经验了?
在一次人力资源研讨会上,对招聘HR是否需行业经验曾深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赞成方:有行业经验者,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不需要过多培训或人才摸索行业知识的时间,并且还有行业的人才资源可以利用,对人力资源推行大有帮助。
反对方:没有行业经验者,可以带来跨行业经验,吸取借鉴;而且HR对行业知识,只是做到了解,有相应基本常识就可以开展工作,又不是要求精通。
纬易咨询认为:
1、对招聘HR类似职能岗位的管理者,可以有大行业经验的要求,如都是消费品行业、化工行业……等,而对于优秀的HR人才(如学习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强,并且懂经营模式),可以放宽条件,不需要行业经验;
2、对职能岗位的非管理者,可以不必要有行业经验,因为他们遇到问题都是偏具体执行的,这些专员在工作上有上级指导,传帮带,就可以;
3、什么是行业经验?行业是指经营模式、技术发展、销售模式、管理普遍状态等。经营模式,主要指他的业务价值链,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采购原料、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出货物流、渠道销售是那个环节在重点创造价值;而职能价值链(HR\IT\财务\其它)都是类似(而经营模式也会导致公司内部组织架构与流程权责的相异性)。技术发展,如果高技术密集行业,公司研究院真有些“博士”之类,对HR从业人员而言,要和这些同事打交道,真的需求快速弥补这方面的知识,以便于能和博士对上话,同时对人力资源开展是有很大的帮助;这技术主要指三大类,一是产品本身的研发与设计技术;二是指工艺生产技术;三是制造产品的设备技术。销售模式,指因行业的差异性和公司不一样,导致每家公司销售方式不一样,如快销行业(如化妆品)依靠投放广告拉动销售,渠道主要进行商超、专卖店、线上销售;而耐销(如家具)更重要的是渠道,走经销商模式,而广告投放与更新是没有快消品那样强势的。管理普遍状态,每个行业管理都有些共性的,如国内民营企业的消费品行业,大部分重前端的市场与销售,消费者看上去都是光鲜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对而言,对公司内部运营的管理水平相对要差一些,问题也较多;再如制造行业,以富士康代表的内部精益生产,对生产质量、现场管理、生产成本控制等水平较高;
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企业管理普遍知识与管理概念都有基本理解之后,即使没有行业经验,也会动脑思考,快速收集行业信息与企业管理信息,有十点基本方法:
1、在进行工作交接时候,和前任交流、了解信息;
2、看公司岗位说明书,公司岗位说明书会写清楚胜任此岗位需要的知识点;
3、看公司质量手册,这里面有公司工艺技术、质量管控、其它内部运营管理;
4、看前人留下资料,前人留下的电脑资料有很多公司信息,需要速获取;
5、百度公司所在行业的知识点(特别是技术知识);
6、看行业上市公司的招说明书(了解行业的商业模式与普遍状态);
7、与公司各业务部门人员沟通交流,或在业务会议听取学习;
8、参加行业的展会,在会收集行业公司信息,并认识相关人才;
9、以及搜集行业前十名公司基本信息(包括这些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核心人才信息、他们竞争力、规模、管理特色、组织架构);
10、向行业标杆企业学习,行业HR之间相互走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