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其连接方式与蛋白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
近年来,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多肽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其因适应证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多肽药物具有差异化优势
多肽可以被视为“较小的蛋白质”。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 分子组成,连接方式与蛋白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多肽和蛋白质虽然是由氨基酸相连形成的线性分子,但 天然蛋白质和较为复杂的多肽分子通常都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多肽药物是多肽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
具有高活性、低剂量、低毒性等特点。多肽药物的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药和 大分子蛋白质药物之间,相对于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强的选择性;相对于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 具有免疫原性低、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但同时多肽药物也具有膜渗透性低和体内稳定性较差两个固有缺点。
二、技术成熟促进多肽药物快速发展
1960年之前探索期:从1922年发现并提取胰岛素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到1954年首次体外化学合成催产素,人们对多肽药物 的认识和理解在逐渐进步。
1960-2000年快速发展期:1963年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多肽有机合成上的一次革命,20世纪80年代的重组技术 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明使生产更大分子的多肽药物和靶向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类药物成为可能。
2000年技术成熟之后爆发期:天然多肽不断丰富,来自毒液中的多肽组学以及新的化学修饰方法都在推进新型多肽药物的 发现。近几年来,多功能肽、约束肽、偶联肽、口服肽以及长效化、递送系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多肽药物领 域的发展。
三、多肽发现和修饰技术是成药的关键
“毒液组学”和各种“展示技术”是发现治疗性先导多肽物的关键技术。多肽药物主要来源于人体内源性多肽或其他生 物的外源性多肽。
如何从复杂天然生物体系中筛选出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多肽,是天然活性多肽发现和应用的关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来挖掘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四、多肽药行情分析
目前,全球获批的多肽类药物约180种。根据肽研社统计,全球多肽药物(包含胰岛素)TOP32 销售额为505.3 亿美元,格拉替雷、利拉鲁肽等多个重磅多肽药物的专利保护期陆续到期,推动全球多肽仿制药增长。根据沙利文预测,全球非胰岛素类的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 年的357 亿美元升至2025年的622 亿美元,五年CAGR 达到12%。
在研究靶点上,根据研究数量,依次是GLP-1R、insulin、gp100、HER2、NTCP、GLP-1、GLP-2、TYR、WT1、CaN;
在适应症上,主要集中在癌症、II型糖尿病、肥胖、干眼病、心力衰竭、皮肤溃疡、手术、I型糖尿病、新冠;
在研究企业上,根据布局药物数量,主要集中在Novo Nordisk、Eli Lilly、IO Biotech、Polyphor、Takeda、OncoTherapy Science、Novartis、Shionogi、Roche。
五、重点企业介绍
1、诺和诺德:cagrilintide+semaglutide
自 2007 年以来,诺和诺德就在和 Emisphere 开展合作,直到 2019 年,这款药物上市成为本年度的 “王炸”。诺和诺德利用 Emisphere 的 Eligen 技术,将索马鲁肽和促渗透剂 SNAC 结合,利用 SNAC 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使索马鲁肽快速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
且据 Evaluate Phamra 预测,口服索马鲁肽在 2024 年预计销售额将达到 32.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口服索马鲁肽的生物利用率仅为 1%。
Cagrilintide是一种人胰淀素类似物,同源性84%,半衰期180小时,每周1次皮下注射。Semaglutide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机制促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大幅改善,并且低血糖风险较低。
2、礼来/信达:mazdutide
Mazdutide(IBI362)是由礼来和信达生物共同推进的一款胃泌酸调节素创新化合物(OXM3),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最优潜力。作为一种与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类似的长效合成肽,mazdutide利用脂肪酰基侧链延长作用时间,允许每周给药一次。Mazdutide 通过结合和激活介导GLP-1R和GCGR,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减轻体重。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副总裁钱镭博士表示:"mazdutide是兼具降糖和减重疗效的GLP-1R/GCGR双重激动剂,其在疗效方面具备同类最优潜质。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II期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mazdutide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这些结果为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项III期研究将评估mazdutide在单纯饮食运动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期待mazdutide在III期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争取早日为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友好,更有效和更安全的临床药物选择。"
3、盐野义/OncoTherapy:asudemotide
Asudemotide (S-588410)是一种含有五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4:02-限制性表位肽的癌症肽苗,这些表位肽来源于五种癌症睾丸抗原(DEPDC1, MPHOSPH1, URLC10, CDCA1和KOC1),用于化疗治疗,临床稳定的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
在一项开放标签的国际2期试验中,招募了已完成≥4个周期一线含铂化疗且无疾病进展的UC患者。主要终点是12周时对≥1种多肽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诱导率。
4、辉瑞/ VectivBio :apraglutide
Apraglutide是新一代长效、强效、人工合成GLP-2类似物,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短肠综合征(SBS),SBS是由功能性小肠缺失导致的吸收不良性疾病,通常发生于慢性炎症性肠病(IBD)或急性事件(例如创伤、肠系膜梗塞、减肥手术或先天性异常)导致的广泛肠切除之后,部分最初诊断为肠功能不全的患者可由于进行性食物、液体吸收恶化最终导致SBS伴有慢性肠功能衰竭(SBS-IF)的发生。SBS-IF是存在显著医疗需求缺口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患者需要借助肠外营养支持(PS)才能生存,程度最严重者每天接受PS的时间长达10-15个小时。Apraglutide旨在使患者通过增加肠道对液体、能量和营养的吸收来最大程度地减少PS负担。
5、SELLAS /思路迪:galinpepimut-S
Galinpepimut-S (3D189)是一种靶向WT1(Wilms肿瘤蛋白)的的肿瘤治疗型疫苗,能够诱导的免疫应答具有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潜力,并能产生免疫记忆反应,可以清除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及加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察作用,有望在已经取得完全缓解或低肿瘤负荷的患者中延迟或阻止患者的疾病复发。2020年12月8日,思路迪医药从SELLAS Group获得galinpepimut-S在大中华区所有适应症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2022年4月,3D189已获得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用于开展评估该药品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I期临床研究。
有三家进展较快:诺和诺德为了克服口服索马鲁肽生物利用率低的缺陷,开发了新一代口服 GLP-1 类药物,目前在临床 I 期,用于治疗 II 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礼来在 2018 年与罗氏旗下的 Chugai Pharmaceutical 达成合作,获得了口服 GLP-1 类药物的开发许可,目前在临床 I 期,用于治疗 II 型糖尿病;Oramed Pharmaceuticals Inc 开发的口服 GLP-1 类药物,目前在临床 II 期,用于治疗 II 型糖尿症及肥胖症。国内仅有恒瑞和华东医药的口服多肽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恒瑞医药正在研究口服 GLP-1 类似物 SHR-2042,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和肥胖,目前正处于 Ⅰ 期临床。华东医药 2017 年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 vTv Therapeutics LLC 引进口服 GLP-1 受体激动剂小分子创新药 TTP273,据美国的 Ⅱ 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减重效果与利拉鲁肽、利司那肽相似。
综上,介于小分子发现、筛选难,大分子抗体药研发技术壁垒高、研发难之间的研发工艺相对简单、研发上市成功率比小分子药高出2倍、研发平均周期短、成本较低的多肽药物,是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疗法之一。随着市场快速的增长,发展潜力大。尽管多肽领域玩家众多,跨国公司在多肽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国内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占据了部分的份额,但随着国内一批具备多肽药物设计、合成、制剂能力的医药企业的快速崛起,以麦科奥特、先为达生物等为代表的创新型多肽医药企业开始崭露头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肽药物在国内将迅速发展。
本文转介绍信息,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